清晨薄雾中,老木门吱呀作响的声音唤醒沉睡的山坳。夹皮沟的村民扛着特制的竹编簸箕走向田间,百亩金灿灿的黄烟叶在晨露中舒展叶片,散发着独特的草木清香。这个藏在长白山余脉褶皱里的小村庄,正用传承百年的种烟手艺,书写着新时代的山乡故事。【古村新生】 夹皮沟旱烟黄烟村的振兴密码
2016年,夹皮沟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成为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重点对象。2022年,夹皮沟村被认定为吉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其2010年注册成立的临江市六道沟镇夹皮沟村黄烟栽培农民专业合作社也获得了吉林省5A级金牌合作社的荣誉称号.
2024年秋天,村史馆落成,“我们找村民们收集了许多关东老物件、放排旧照片,让村里的文化‘有地落脚’。”
老辈人总说夹皮沟有三绝:青石板路能照人影,木刻楞房冬暖夏凉,黄烟杆子高过房梁。2016年深秋,当古建专家踩着吱吱作响的木板桥进村时,发现这里的时光仿佛被山风定格——错落的木构民居完整保留着闯关东时期的建筑形制,屋檐下晾晒的烟叶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光泽,空气中浮动着几代人熟悉的旱烟醇香。
深秋的晒烟场是最热闹的所在。村民们沿用祖传的"三揉九晒"技法,将烟叶平铺在木板上反复翻晒。带着老茧的手掌轻抚叶片,凭着触感就能判断晾晒程度。这种延续了六个甲子的匠心,在2010年遇上了新机遇。村里二十余户烟农自发组成互助组,把分散的晾烟棚改建成标准化车间,用山泉水替代井水调制发酵液,既守住了古法精髓,又让烟叶品质更加稳定。
2022年霜降时节,省农科院的专家带着检测设备进山,发现这里的烟叶尼古丁含量稳定在1.8%-2.2%的黄金区间,特有的松木香气成分超出普通烟叶三成。这些藏在数据背后的匠心,让夹皮沟黄烟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合作社创新推出礼盒,既环保又透着山野气息,成为都市茶室里的新宠。
如今漫步村中,可见修缮如旧的老宅院墙上挂着二维码木牌,扫开就能听到烟农讲述祖辈的种烟故事。合作社把部分收益反哺村落保护,请来老匠人用传统榫卯工艺修复危房。当外来的游客坐在百年老屋的炕头上,品着新炒的松子,看烟农演示烟叶捆扎技艺时,古老的山村正焕发出别样生机。
夹皮沟黄烟_东北黄烟_东北旱烟_六道沟夹皮沟黄烟_夹皮沟烟_关东烟_烟沫烟叶_夹皮沟铁盒旱烟_鸭绿江_长白山传说故事三人挖人参
联系人:徐先生
手机:微信:hanyan1819
电话:微信:hanyan1819
邮箱:加微:hanyan1819
地址: 吉林省白山市